In this video review,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女性戶外運動新聞》, Nancy Keaton tells us how she relates to champion shooter Vera Koo. ~ The Editors
基頓為退休的大學行政人員,也是她所在之地的槍械俱樂部的會長,本人也是 競技射擊選手和自由撰稿人,經常為《女性戶外運動新聞》供稿。視頻中,南 西針對顧方蓁第二本書《巾幗槍神 意念表現之源》書中的幾個問題,提出答 覆複,包括她是如何發現顧方蓁。
讀者可在本書評英文主頁點選連結南西.基頓對《巾幗槍神 意念表現之源》 的視頻書評
Below is an excerpt of Nancy’s written review of ‘Wisdom and Things.’ Click 點擊此處繼續閱讀這篇文章 to read the full review.
我四十九歲才開始射擊,很多事情叫我畏懼,其中之一是我看到的女槍手大多是 年輕人,有些甚至是青少年。我是不是太老而不能參加這項運動?身為一名研 究人員,我開始尋找中晚年才開始射擊的年長女性,結果就發現了冠軍射擊選 手顧方蓁,感覺她的故事深具啟發性。所以,當我有機會閱讀她第二本書《巾 幗槍神 意念表現之源》時,我為有機會更多瞭解她一生而興奮,也意識到我 們身上有一些共同點——都是邁入中年之後才涉入射擊運動的女性。

這本書與大多數回憶錄不同的一個地方是,它不依時間順序,而是歸類編排, 因此,敘述雖會在年份順序上忽前忽後,但每篇文章都各從其類:
- 成為冠軍
- 愈挫愈勇
- 宗教信仰、哲學思想、內省關照
- 行旅心得
在方蓁身上我們最早發現的一件事是:無何可以阻止她——性別歧視不可,種 族歧視也不可,年齡歧視更不可;她大可以對所處境遇發牢騷、憤憤不平、懷 怨在心,然而她不以為為意、絲毫不受影響。這是我們何等的典範!
她散發的另一項啟示,我也極其欣賞、能夠心起共鳴——也就是她自認自己乃 是學生個性,非傳道授業之人。也有很多女性要我拜我為師,我很榮幸她們覺 得我有此能耐,但我心知教學非我所長;讀到方蓁泰然如此聲明時,我安心了 ——這一點我也可以見賢思齊。